GMAT新手必看

  在4个多小时的拼搏之后,屏幕上出现report score字样,连续两次的confirm,跳出720,那一刻,突然涌起一种想哭的感觉,拼搏了这么多个月,看到结果时,心中充满着感动的快乐。想到从留学360开始确立目标到自己艰难的考GMAT之路,当走过之后,其实先前看上去的苦也就不算什么了。

  虽然没有开始正式的申请,但回忆自己这两年多以来可以说和留学360是有不解之缘(Toefl, GMAT)。记得第一次上留学360是大一下,四级班,那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因为遭遇了很多次挫折,没有什么人生目标,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干什么才好。(其实,我后来发现,处于freshman这个时期的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

  记得上完留学360第一节课之后,我就对老爸说“这个暑假的课我要好好上了”,在当时学得最多的,是留学360那种“不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留学360每一位老师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通过笑话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的思想,而自己往往在捧腹大笑之后,引起很多思考。

  准备Toefl是在大二的暑假,关于先考T还是GMAT,各人情况不太一样,要根据英语基础来看。先考GMAT对T的帮助是相当大的,我很多同学考完GMAT后再考T,觉得一点都不吃力。但要拔高到GMAT这个高度,对一般英语基础的同学是非常困难的。

  我在考T之前,最多只能算一个英语爱好者,并没有什么好的back ground。所以想step by step地去做,那么就先考了T。大概准备两个多月,考了647,分数不算高,但却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每一个阶段性的成功都应该不断给自己一个鼓励,按照老俞的说法就是不断给自己培养自信,这点很重要,是你在保持前进的动力。关于保持自信,上留学360时听一位牛人说“每天起来第一件事,照着镜子,对自己大声说‘我是牛人’,之后一天做起事情来都会很有牛人的状态。”

  而对于想要应付考试的同学,真题永远是宝典。这也是T和GMAT 不同之处,T基本真题网上都有,而GMAT只有一本Official Guide。真题的资源一定要用好,我个人认为由于ETS每年出题次数很多,所以有重复也很自然。能研究出ETS prefer,真题自然是最好材料。留学360在这方面会教你思路,但更多的是只能靠自己去reflect,不断总结,这样自然而然融合老师讲的东西,也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

  准备GMAT是从大三寒假开始,当然也是到留学360开始的准备教育。这里想到一点,准备出国的同学可能都会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除了很少一部分能成长在出国氛围很好环境下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这条路上认识的战友,考友。而留学360就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的机会。

  在留学360牛人很多,大家相互交流不仅仅是关于考试,还有如何奋斗,像我在GMAT班就遇到很多工作的前辈,他们在很多人生的观念上对我影响也很大。考GMAT的大部分都是有志于读商学院的同学,而商学院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必须要融合入network,这属于平时逐步积累起来的东西,这个互动很好的平台希望大家也能好好把握。

  上完GMAT班后,我一边上课,一边也准备考试。因为我是学的是管理,所以课程相对还算比较轻松,但认识的很多读工科理科的同学,学业就非常的繁重。这个confliction就要看同学怎么处理了。我的感觉是由于GMAT是机考,所以和平时一般考试相比强度非常大,这个之前的适应性训练就相当的重要了。因此,在我一战失败之后,我自己总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强度没有加上,因此到后来我7月准备时就保证天天连续8小时对着电脑。所谓机考适应,决不仅仅是看到电脑没有什么障碍就可以了。而是要保证看到电脑的反映和在纸笔上的速度一样快。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平时都要上课,很难保证有时间处理。个人经验是考前至少两周之内,学校的课可能不去则不去,因为要做一个program肯定会有牺牲,这从另一方面也训练了商学院学生处理confliction 的能力。

  所以,当我真正完成GMAT考试后,发现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像杨鹏老师说的“眼中无牛,只有一堆骨架”。这其实也是处理很多看似繁重的工作的能力,能够在不断摸索中把复杂的拆分简化,逐渐也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一套思路。希望我的这点体会对在校同学能有一定帮助。

  GMAT这头庞大无比的牛怎样才能拆分它呢?我分为几个步骤:前两个月,保证对OG(Official Guide, 官方指导)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的研究,尤其是OG的解释,都是ETS出题思路的解释,很多同学对大段的解释都跳过去,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把握ETS prefer。而SC(Sentence Correction,CR语法),RC(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各个老师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但是你自己适合什么,一定要不断探索。

  象CR(Critical Reasoning,逻辑),不但老师,很多大牛都非常推荐LSAT,但我个人觉得LAST思路并不是很接近,因此我准备时LSAT方面就花的时间不多,大概做了几套看看水平就行了。所以关键还是在自己总结,有些同学以为上了留学360就没问题,其实师傅引进门,更重要的、更艰苦的是修行。

  那么两个月对OG细致的研究,差不多就对GMAT有了overall view。之后大约花一个月时间搞总结加题海战术:我的方法是把OG以外能有的材料都做掉,上课时做,下午做,白天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注意,做题一定要记时间)。然后晚上总结,我管这个叫review,晚上在教室里把白天不管是错题还是对题都进行总结,找考点,然后我做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考点和 OG上对应起来,这个步骤很麻烦,有时我一个小时只能总结15道题目,效率相当低,所以经常晚上都无法完成任务。但是一定要坚持,因为我一边做一边会在书上总结题号,到了后面就轻松多了,不但速度加快,有时根本不需要看题号,自己就能想到哪页哪一个考点。

  我有一本陈向东编的逻辑书,很喜欢他在后面写的后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觉得准备这样的考试必须在精神上有很强大的动力才能坚持下去,有时看书累了,就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想到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给自己打气。了解我的人都经常说我很energetic,其实我只是不断从生活中找到鼓励自己的点,即使是考试最艰苦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我都会为一些小小的东西去兴奋,生活其实很美好,每个人都有这个option去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它。

  之所以在这里谈这些,因为考GMAT需要passion,perseverance,对生活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个人认为是坚持下去的必要条件。就这样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题海生活,我在考前四周的时候开始了集中突破,这也是杨鹏老师独创的心经,个人认为进行突破需要在很好的基础之上。因为平时我们看的是一个个的点,而集中突破很大的好处就在于把这些散的点全串起来成为很清晰的线。在短时间之内对大量的题目review,在大脑中的印象就会非常之深刻,而且想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就有“拔萝卜”的感觉,一道题目也连根带起来一筐“萝卜”。当集中突破进行完后,综合自己一战失败的经验,就是要后两周保证上机训练,GMAT、MAT有很多模考的软件,同学们这段时间不妨全部做掉。

  分数不要当真,我到现在也没发现这些模考分数和最后分数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最关键的一点是适应了这种考试方式,这种强度。不过PP3是非常好的软件,因为这是最后真实考试的模拟题,虽然题目都是OGMAT上面的,但还是要多做几次,你会发现有些你在书上看上去挺清楚的问题怎么一到机器上感觉就不对了呢?这不是什么状态问题,多做就会变好。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当然到考前一周时,要放松强度了,这时主要任务是调整体力。我在连续对电脑8小时那一个星期里,人都有一种体力透支的感觉。在保证对电脑的情况下,主要也就是看看错题,机经,另外就是调整心态。在考场上的发挥问题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当然个人也有不同方法,有人适合破釜沉舟,有人适合轻松上战场。我个人倾向于用一种冷静的头脑去对待,尽量避免情绪激动。

  考场上常有同学看到一道机经就异常兴奋,也有同学做完一道题目还老想上一道题目对错问题(当然这也是GMAT、MAT考试特殊性所在),这些情绪我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受了些影响。怎么避免呢?心静。所谓“宁静以致远”,其实想想看GMAT只是人生上的一小步,以后路还很长,但是在make decision的那一刻,应当保持一种比较静的心态,不管考场上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保证始终“心中自有方略”,谈些题外的话,象《中庸》、《菜根谭》都是我在考试时读的书。很喜欢《岳阳楼记》,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在考试中也就是这样的心态吧。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GMAT新手必看]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4-11-22 03:04:07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