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儿子也打临工 探寻中外家庭教育八不同

  据《太阳报》披露,虽然生下来就已经拥有用不尽的财富,贝克汉姆的儿子也得出去打零工!15岁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在伦敦的一家咖啡店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成为店内的侍者,端咖啡端盘子各种杂活,只在周末上班,布鲁克林已经去了几次。

  这类工作的最低薪水大约是每小时2.68英镑(约合人民币20多元),这点钱对贝克汉姆一家来说,显然不值一提。不过,贝克汉姆和辣妹都鼓励布鲁克林去坚持打这份工,他们希望教给儿子“钱的价值”,并让儿子体验什么叫“辛勤工作”。布鲁克林也想自己挣钱,自己说了算,工作经历对他来说是好事。

  中国的孩子很少打工

  在中国,孩子自己挣钱读书,这种观念对于父母和孩子都不太普遍。中国的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和各种培训班、补习班上,基本没有打工的想法或者计划。大学之后,大部分孩子也会视家庭经济能力选择打不打工。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打工是对孩子的锻炼,与经济能力关系不大,而中外对于“孩子打工”的观点以及做法,可窥得中外家庭教育之不同,且高下立见。

  中外家庭教育有哪些不同

  1、孩子谁来带

  美国父母一般都自己带孩子,不要老人或保姆带孩子。他们觉得教育子女是自己的责任,即使吃点苦受点累应该自己来做;而老人一般也不愿给子女带孩子。

  中国孩子主要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保姆带。当然这也跟中国国情有关,年轻一代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兼顾,如果有可能,大部分家长会愿意自己带孩子。

  2、尊重孩子的程度

  美国父母一般很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凡事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让孩子参与。

  中国父母更多的是当孩子只是孩子,孩子的事常由父母决定。

  3、教育孩子的方式

  美国父母遇事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决定怎么做,用启发式教育。

  而中国父母的普遍做法则是自己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直接给出答案。

  例如,父母和孩子遇到了一位叔叔。美国人往往是大人问孩子:“你应该怎样称呼这位先生?”然后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称呼,而中国父母则直接对孩子说:“叫叔叔!”

  4、家务事

  美国孩子从小不仅自己的事自己做,帮着做份内的家务活,而且从小就要学着“打工”,如代别人看孩子、打扫卫生、卖报纸等。年龄越大,他们的劳动越多。

  中国孩子不仅很少参与社会劳动,分内的家务活也做得很少,很多孩子年龄很大了,洗内衣之类的事仍然要父母包办。

  5、零花钱

  美国孩子主要是自己打零工或者做家务赚取零花钱。中国孩子的零花钱主要是家长给。

  6、财富观

  有个美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所以美国小孩从小就会自己努力,等继承了父辈祖业,也会如此传承,几代过去,就成就百年企业。

  有个中国小孩问他爸爸:“我们很有钱吗?”爸爸回答他:“我家有很多钱,等我死了,这些将来都是你的了。”所以,中国富人小孩,从小就被娇惯坏了,等到他们接手了父辈产业,很快挥霍殆尽。

  7、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

  美国父母之间谈孩子的学业不多,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却是孩子妈妈之间言谈的主题。

  中国父母之间总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为荣耀。

  8、对孩子的期望值

  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期望值很高,甚至过高,缺乏对个性的关注和培养。而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般比较实际,尊重个性。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贝克汉姆儿子也打临工 探寻中外家庭教育八不同]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4-07-27 18:35:28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